网友提问:我和我的女友马上就要结婚了,但是车子房子都是我自己买的,请问我们做了一个婚前财产的协议证明,但是没有公证,请问一定要公证吗/
律师回答:
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特有财产,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这种约定可以发生夫妻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未婚妻、未婚夫之间。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免以后发生财产纷争,可以就双方或一方婚前财产进行归属约定,这种约定既可以维持财产权的归属不变,也可以改变原有权属,一方将自己的婚前财产部分或全部地约定归属于对方。现实公证实务中,更多的是发生在未婚妻、未婚夫之间。男女双方登记结婚前,先到公证处对婚前财产进行公证,以免以后因财产不清而起争议,闹将起来,既劳人伤财,又伤害夫妻感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财富的增加,财产的表现形式日益多元化。有些财产兼具有婚前、婚后财产双重属性,例如按揭房。男女一方在婚前用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然后结婚,婚后双方共同来偿还其余按揭款。这种房产的归属如何划分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双方之间完全有可能通过婚前财产约定的形式,将其归属固定下来。这种财产公证,公证员要履行告知义务,告知当事人,婚前首付款为付款方个人所有,婚后偿还的按揭款,无论是个人工资偿还还是用对方工资偿还,都是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当事人建立在这种认知基础上的财产约定将会更加合理。
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但是,对于婚前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孳息如何归属,因为婚姻法及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规定,这需要夫妻进行约定,并将这些约定通过公证公示。
婚前财产协议约定并不仅限于对婚前财产归属的约定,它还包括对婚前个人债务的约定。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婚前个人债务由债务人个人承担,夫妻他方并不承担责任。但是,有些债务是否是婚前债务并不清楚,例如,婚前借债支付购房首付款,该债务在婚后如何偿还。还有些债务,对方并不知晓,结果在婚后被要求承担责任时又拿不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该债务属于夫妻个人债务。对于这些情况,夫妻完全可以通过婚前财产协议公证的方式来避免。
在办理婚前财产协议时,公证员应告知当事人,约定协议公证可以在结婚前进行,也可以在结婚后进行,但是,无论婚前还是婚后约定公证,所针对的都是婚前各自所取得的财产。